当周围的一切都躁动不安的时候,在都市里闲逛是一种绝好的自我恢复和安慰的方式,也是向外面的世界敞开心扉的一种尝试和探索。有时和风拂面,天高云淡;有时雨后天晴,万物清朗;还有一路吸引眼球的绚丽橱窗,巷子深处别具一格的小店……
当我们放开步子,穿越在不同街区间,那些蛰伏已久的风景都活跃起来,好似特意为我们安排的诸多惊喜。
不声不响的健身
自人类穴居以来,我们的身体就没有发生过根本上的改变。我们以前是两足生物,走路是天性,现在仍然如此.而且,我们的深层本性正是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地方。据医学专家证实:走路,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旷野中,都是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找回人体平衡,修复因经常坐着或足不出户而受损的身体。每天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步行30~60分钟能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、肥胖症、糖尿病、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症,也可以帮助身体摆脱紧张和压力,更好地呼吸,重振精神恢复生机。
热爱徒步运动的石女士在2006年参加了“十年徒步中国万里长城”活动。在她眼里:“每次徒步就好像是一次免疫力的提高。很多人都觉得,光走路有什么意思啊,可我却不这样认为。徒步一点也不枯燥,人总有好奇心,特别是在未知的环境中,加上做事有始有终的心理,徒步的过程中,我总想再往前走走看看,不知不觉中,很长的路途就走完了。既增加体能,驱除毒素,增强耐力,也欣赏了沿途风景,特别有满足感。”
人类学家大卫·勒-布雷东(David Le Breton)解释:“在城市中闲逛游荡的人,丢开时间的束缚,按照自己的节奏漫步,接纳周围世界的趣味,对所有的新奇发现来者不拒,充分享受那分无拘无束。其实,步行的人们是在以各自的方式主动改变不得不老坐着的状况,重新学习用自己的身体生活。”
缓释城市压力
越来越多的城市步行者对有益健康的走路很上瘾,渐渐养成了习惯—在沥青路上闲逛,昂着头,目光到处搜索,直到快乐随之而来。喜欢在周末黄昏漫步的卢娜回忆说:“起初,我只是需要给自己的脑子补充氧气,所以每天走上一刻钟,但很快,我的身体就提出更多的要求,时间被大大拉长。现在,我非常热衷于两三个小时的到处乱走。由着性子走路的时候,我觉得很愉快,那是种莫名的兴奋,感觉自己飘飘然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