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为干预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基础,成人已有对糖尿病前期(IGT)的大规模干预试验成功的经验。我国大庆生活方式干预研究历时6年,分为饮食控制组、运动组、饮食加运动组及对照组,其结果显示:糖尿病年发生率分别为10.0%、8.3%、9.6%、15.7%。与对照组相比,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度降低幅度以运动组最大,为47%;饮食加运动组次之,为38%;饮食组为33%。这些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试验结果鼓舞人心,说明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对控制糖尿病前期向2型糖尿病的转化或预防均有明显效果,对儿童也是如此。尽早干预,将有可能延缓、减少向糖尿病的转变,使其保持在糖尿病前期阶段或转变为正常糖代谢状态。因此,不仅是在儿童肥胖高危人群中筛查糖尿病前期很重要,对儿童肥胖的预防和管理更是至关重要。
研究表明,一半以上的肥胖儿童成年之后会继续肥胖,因此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,少吃零食和油炸、油腻食品,不要用饮料替代饮水等。儿童因为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不能过分地限制热量,重点是要节制高热量、高脂肪的食物。同时要注意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,根据各人爱好选择个体化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,尽量远离电视、游戏机,避免业余时间的大量浪费。对于有学习压力的学龄儿童,提倡劳逸结合,保证充足的睡眠,同时避免精神长期过度紧张。此外,肥胖儿童还可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,自卑、忧郁、孤立的性格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。家长应及时发现问题,采取疏导的方式,多与孩子交流,使他们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,快乐地面对每一天。这些预防措施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健健康康,远离肥胖,远离糖尿病。
防微杜渐——早发现
儿童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2型糖尿病基本相似,患儿往往的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。有症状的患儿,如果在检查时发现空腹血糖≥7.0mmol/L或随机血糖≥11.1mmol/L者,则2型糖尿病的诊断明确;若患儿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,但两次检查均出现同样结果者,2型糖尿病的诊断成立。
超重、酮尿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,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儿中存在重叠现象;约1/3的儿童2型糖尿病在发病时表现为酮症,近1/4的新诊断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所以对2型糖尿病患儿应该检查其胰岛自身抗体、谷氨酸脱羧酶抗体(GAD)、血清胰岛素、血清C一肽水平等以排除1型糖尿病。
|
邮箱:webmaster@vdolady.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: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,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。
Copyright ©
2009-2011 Vdolady, All Rights Reserved. 津ICP备11003868号